275听书网|听中国听书官网
评书相声
播放最多 最近更新
  • 完结 | 天津电台三六茶座节目连线专访评书

      天津电台三六茶座节目连线专访
    刘立福/ 刘立福  13 11-02更新
  • 完结 | 白宗巍坠楼(片段)评书

      浙江商人常之英,因北上天津经商赔本,长久不能回家,后与两个妹妹失散,二妹常玉英嫁给画家白宗巍,三妹常美英嫁给奉系军阀童大海。常玉英夫妻为寻兄北上天津,白宗巍卖画为生时巧遇末代皇帝溥仪之岳父荣元。荣元很欣赏白的才能,遂让白跟其到北京打理生意。常玉英暂留天津时被奉系军阀、时任直隶军务督办褚玉璞的哥哥褚玉凤看中,这个制造了天津多起强奸案的色魔,通过天津慈善机构八善堂头头杜笑山将常玉英诓骗入彀。这杜笑山,乃是褚玉璞的铁杆狗腿子。白宗巍从北京归来后,为寻妻子找到杜笑山,却被打出门外,悲愤之下,白写下诉状,从天津中原公司顶楼跳楼身亡。事发后天津报章先说其死与褚玉璞、杜笑山有关,后来经杜花三千大洋贿赂报纸主笔,舆论遂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说白宗巍是精神病患者,眼看此事不了了之。荣元得知此事,立志给白伸冤,在天津高等检察官彭斌帮助下,趁天津警察厅新厅长上任时拦车鸣冤,却发现这位新厅长就是死者的大舅子常之英。原来常之英生意做赔后,结识张家口土匪叶长发,在叶的诓骗下与之协同作案,然后逃往张家口。刚当了两天土匪,又被另一伙土匪中的女匪首小金鱼劫持上山。小金鱼看中常之英,强行与之结婚,后常被叶上山救走。两人结伴同游,寻找妹妹,在江南巧遇张作霖的外甥夏小明,得知三妹常美英所嫁之童大海,正是张作霖眼前的红人。靠着这层关系,常之英当上了天津警察厅厅长,叶长发也当上了天津侦缉队队长,刚一上任,就得知妹妹被拐,妹夫自杀。常之英惹不起褚玉璞,抓不到已经潜逃的褚玉凤,只能泄愤于杜笑山,更加之逃出杜公馆的常玉英得知丈夫自杀后殉情,常之英悲愤之下,决定公开枪毙杜笑山。在法场行刑完毕后,常之英的妻子小金鱼现身人群中。原来,她与另一伙土匪火并后下山寻夫,在山东巧遇潜逃的褚玉凤。小金鱼杀了褚玉凤,到天津来找常之英,至此大仇得报。
    刘立福/ 刘立福  11 11-02更新
  • 完结 | 金镖剑侠评书

      故事发生在大清朝康熙年间。北京四海钱庄银合镖局护送八辆装有四万两白银的镖车前往杭州城银合镖局分号,途中被劫。总镖头镇九江查出镖车是被通天岛大寨主秦天表所劫。黄三泰受镇九江之托去要镖车。不曾想,黄三泰在通天岛得罪了二寨主海马萧容。萧容假扮黄三泰盗取了杭州知府大印,又夜闯皇宫行刺皇上,抢走国宝珍珠夜明帘。
    姜福顺/ 姜福顺  15 11-02更新
  • 完结 | 银凤金龙评书

      大明朝时期,万山红遍之时正是九月九重阳曹玉节,站在山上的三个人,三位分别是萧剑秋、白剑飞、江剑臣,这三位大侠,在这个江湖叱诧风云,被称为五岳三鸟
    姜福顺/ 姜福顺  11 11-02更新
  • 完结 | 开封剑侠评书

      一提到开封大家大多会想到包拯,他是北宋时期的名臣,在民间流传了众多的精彩故事.包公包拯是北宋名臣,在众多影视题材中都讲述过他的故事,他的名声可谓是在民间流传已久。
    姜福顺/ 姜福顺  9 11-02更新
  • 完结 | 红岩评书

      它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重庆地下党组织的革命志士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与国民党特务、军警展开顽强斗争,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鲜血和生命的感人故事。作品深度再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光彩照人,感人至深。正是烈士们的鲜血把巍峨耸立的红岩染得更加红艳,犹如一部波澜壮阔、激越悲壮的革命乐章。原著《红岩》是影响了几代年轻人的红色文学经典,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从1961年出版至今已50余次再版,发行800多万册,无愧为革命的教科书。
    李鑫荃/ 李鑫荃  22 11-02更新
  • 完结 | 赠绨袍评书

      故事见《史记-范睢列传》、《列国演义》。魏相魏齐遣门客须贾及范睢出使齐国,齐相邹衍敬重范睢,须贾嫉恨。回国后须贾诬告范睢私通齐国,魏齐怒而鞭打范睢,范死而复苏。秦使王稽暗中携范归秦,化名张禄,任秦相。后须贾出使秦国,范睢故意扮须贾往谒秦相,及见,始知秦相即范睢,大惊请罪。范睢念其有赠袍之情,赦之不死,于大宴使臣时,使食草料以辱之,驱逐回国,并责成魏国献魏齐之首以报前仇。
    李鑫荃/ 李鑫荃  7 11-02更新
  • 完结 | 李自成亲赴石门寨评书

      节选自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本书共分五卷,以写明末的农民战争为主,兼写中国内部明、清之间和清、顺之间的民族战争,刻画了不同阶级的代表人物和生活画面,以及各阶级、各集团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展开了色彩缤纷的历史画卷。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很明确,他试图全面展现明清之际的社会画面,通过艺术形象来使读者得到较为广泛的历史知识。作者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3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小说以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弱小变强大,转败为胜推翻明王朝统治、抗击清军南下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明末清初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农民起义军从胜而败的悲剧结局,揭示了农民战争和历史运动发展的规律。
    李鑫荃/ 李鑫荃  8 11-02更新
  • 完结 | 刘宗敏跳江评书

      节选自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本书共分五卷,以写明末的农民战争为主,兼写中国内部明、清之间和清、顺之间的民族战争,刻画了不同阶级的代表人物和生活画面,以及各阶级、各集团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展开了色彩缤纷的历史画卷。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很明确,他试图全面展现明清之际的社会画面,通过艺术形象来使读者得到较为广泛的历史知识。作者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3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小说以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弱小变强大,转败为胜推翻明王朝统治、抗击清军南下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明末清初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农民起义军从胜而败的悲剧结局,揭示了农民战争和历史运动发展的规律。
    李鑫荃/ 李鑫荃  6 11-02更新
  • 完结 | 王少堂评话武松评书

      《武松》是扬州评话中最具声誉和特色的传统书目之一。60年代的扬州人上小学的时候每天中午无论是放学路上还是回到家里,到处是广播电台里播放王少堂先生说扬州评话《武松》的声音。据《扬州大事记》记载:1958年9月28日,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由孙佳讯、孙龙父整理的王少堂口述扬州评话《武松》。王少堂版扬州评话《武松》是当年的畅销书,第一版共印刷了6次之多,1959年1版1印的精装本《武松》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曾卖出8000元的高价。专门成立评话研究小组当时,市里对扬州评话《武松》的整理出版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扬州评话研究小组,时任市委副书记钱承芳任组长,时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苏尚门任副组长,市文化处、市文联等负责同志参加了研究小组,当时还抽调了孙佳讯、孙龙父两位文化学者与王少堂老人合作整理。评话《武松》又名武十回。为什么没有用传统的武十回做书名呢?《武松》的整理后记中这样解释:因为王少堂老人口述的评话原有四个大部分,即所谓的四个十回,但这四个十回中,只有‘武十回’的回目完整,‘宋十回’的十个回目勉强可排列出来,而‘石十回’和‘卢十回’则连十个回目也不完整。与王少堂老人商议,其他三个大部分将来整理出版,其名称以宋江、卢俊义和石秀较为合适,为了一致起见,这部‘武十回’也就改用了《武松》这个书名。每天上门请教王少堂当时邻居吴先生曾回忆道,王少堂是全国著名的扬州评话艺术大师,担任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现改名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因此到王家造访的客人很多,最频繁的大约要算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孙龙父教授,孙教授是位著名的书画家,他当年题写的瘦西湖匾额至今还悬挂在景区的门楣上。孙教授每天等王老午睡后准时上门,从不间断,他们在一起总有谈不尽的话,后来吴先生才知道,孙教授受江苏省文联委托,是王少堂《武松(十回)》书目的整理者。王少堂对孙教授很尊重,他背后称孙教授为海陵才子,这可能源于孙龙父是泰州人。
    王少堂/ 王少堂  6 11-02更新
上一页 44/349 下一页